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128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合作时间纳入考虑,研究长期合作背景下服务外包中接包企业道德风险控制问题.发现了代理人声誉的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声誉对代理人道德风险的隐性控制作用,并得到了生效的临界条件;进而提出了发包方的强声誉机制,分析了这一机制作为完全控制接包方道德风险的激励手段的可行性及其可行条件;最后对结论及其灵敏性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52.
在盾构隧道下穿导致的地表沉降计算中,通常需利用Peck公式理论计算盾构横断面的二维沉降.当盾构以斜交下穿时,盾构横断面不再平行于上部线路沿线方向,其沿线沉降的形式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需要将Peck法推广到平面上任意一点的沉降计算中.综合考虑盾构坡角及隆起效应等影响因素,引入角度系数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使之可直接计算盾构斜交条件下地表平面上任一点的沉降,进而直接计算上部线路沿线沉降.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法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不同斜交角度所产生的不同沉降形式对脱轨系数及减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以海口市某砂与淤泥互层地基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其施工期间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了该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变形、周边地表沉降变形及水位变化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阶段,最大水平位移位于长边中心处;基坑开挖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于0~2 H处(H为基坑开挖深度),最大可延伸至距基坑边缘约为3 H处,产生最大沉降量位置约为支护结构后0.7~0.9 H处;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水位变化较小,10月份水位变化波动较大,11月后水位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概念,阐述了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了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5.
棉花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长期干旱后复水后棉花新发育叶片的光合能力、比叶重和碳氮比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明显高于对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最大时,分别高于对照处理25.66%和50.34%;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氮含量,而且碳氮比上升时间也较早。这表明棉花经过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发生了变化,较高的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都为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碳氮比较快上升可能是干旱后复水棉株光合物质更多用于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56.
基于上海某高层建筑裙房不均匀沉降的工程实例,根据该工程原结构设计、地基处理、施工及后续对裙房地基加固等情况,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裙房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和沉降计算,以及分析了造成该裙房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在高层裙房的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及加固中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7.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because it frequently causes engineering problems. A combined model is a commonly used prediction model that overcomes the difficulty of a single model( i. e., cannot reflect various regulations of settlement at some stages or the entire process). In this study,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maximum error values,and other values we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fitting and predicted results of a single model.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then introduc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model forming the combin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was used to fit and predict for settlement and overcome the issue of utilizing a single model while determining the weight. The fitting predictive effect was also analyzed using the settlement fitting precision results. The fitting precision of optimizing the combination model is high. The predicted data of the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are closer to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the settlement monitoring data. Moreover,the proposed model has good practicability,does not require the interval data of settlement,and restricts the model number. Thus,this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相似文献   
58.
对传统GM(1,1)沉降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参数采用固定值与实际情况不符,会影响预测精度.为弥补这一不足,对传统灰色模型进行改进,假定参数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并对之做了拟合,提出含时变参数的GM(1,1)预测模型.实例证明此模型比传统GM(1,1)模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9.
为了完成复杂场景中的长期视觉跟踪任务,解决尺度变化、外观变化和跟踪失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模型融合的长期跟踪算法.首先,将稀疏核相关滤波模型和颜色模型得到的跟踪响应进行自适应融合,构成更具鲁棒性的跟踪结果;然后,利用响应最大值来判断目标跟踪是否成功,并通过随机抽样学习用于在跟踪失败情况下重新检测目标的CUR滤波器,实现长期跟踪.在大规模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效率、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优于现有相关跟踪算法.  相似文献   
60.
搜取衡阳盆地人类活动遗址、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村落等名录进行时间考定与排序,运用Kriging插值分析了研究区人类活动-聚落遗留源变规律,结合数理统计中等距抽样法选定14 个乡村聚落提取出景观形态指标特征,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构建乡村聚落景观相似性量化矩阵,进一步运用景观相似性模型分析研究区乡村聚落景观的联系与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聚落演变规律为蒸水、耒水、洣水流域向盆地中央晕散推进,随着人地矛盾进一步增加,后发展至资源禀赋次优的东、南部山区。2)研究区存在比较相似与高相似关系的乡村聚落景观占比最大,二者合计占比65.93%,表明研究区乡村聚落景观整体上存在相似性关系,且其相似性特征主要承载于乡村聚落物质景观之上;因而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目标需通过乡村聚落人文复兴来推动乡村聚落的环境面貌更新。研究成果可为衡阳盆地乡村聚落形态认知、乡村聚落景观规划提供参考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